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历教育 培养方案 正文

2022秋行政管理 (村镇管理方向) 专业(专科) 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时间:2022-11-01点击数:

 一、 专业名称、 层次、 所属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专业层次:专科

所属学科门类:农林牧渔大类农林管理类

二、 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可报名注册入学。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我国农

业、农村行政管理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农业、农村行政管理,初步具备指导农村农业行政管理能力的具有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培养规格

1.修业年限:修业年限2.5年,学籍8年有效。

2.学习形式:开放教育。

3.总学时学分:1404学时,78学分。

4.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行政管理基本理论与实践、 农

村社会及发展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土地管理等涉农热点问题发展等知识,了解我

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能力要求

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分析和解决本区域主要农村发展和行政管理等

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事务处理的实践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具备终身学习及一定的创业能力。

3)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农、知农、为农,身心健康,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人格品质,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运用素质。

五、 课程体系说明

(一)课程模块设置

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专业核心课、思想政治课。

(二)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6学分,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为6学分,模块最低设置学分为13学分。

统设必修课: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信息技术应用,共6学分。

2.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0学分,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为15学分,模块最低设置学分为40学分。

统设必修课:农村政策法规、乡镇行政管理、农村社会学,共15学分。

统设选修课:实用管理基础,共5学分。

3.通识课

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4学分,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为0学分,模块最低设置学分为14学分,考试单位为分部。

4.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0学分,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为0学分,模块最低设置学分为10学分。

非统设选修课:农产品检验技术,共3学分。

5.综合实践

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农)和毕业作业(农),统设必修,共13

学分。

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免考,具体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生产实习安排8周,计8学分,毕业作业安排5周,计5学分,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安排,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国家开放大学提供生产实习大纲和毕业作业要求,试点教学点应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并接受检查。

6.专业核心课

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20学分,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为16学分,模块最低设置学分为40学分。

统设必修课:电子政务概论、农业推广、土地利用规划、小城镇建设,共16学分。

统设选修课:财政与金融(农),共4学分。

7思想政治课

该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10学分,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为8学分,模块最低设置学分为13学分。

统设必修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共10学分。

(三)课程说明

1.公共基础课

(1)信息技术应用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

信息技术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推进社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影响着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事物的发展。在公共管理领域内,信息技术的作用更是不可忽略。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它成为在该领域内不可缺少的信息处理和通信工具,也影响了公共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推行,更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公共管理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介绍了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管理与处理、多媒体等主要信息技术的概念、基本思想和构成,并说明了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了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管理,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社会培养既懂管理,又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公共管理人才。

(2)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正确认识学习目标;国家开放大学历史、办学模式、学习方式的简介;专业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说明;课程学习资源、课程考试、学习网和学生空间的介绍;网上学习操作技能和上网工具的简要培训以及对学生事务服务、学生活动及奖励的说明。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明确学习目的,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能够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概况、历史,熟悉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和学习环境,熟悉与远程学习模式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学习和交流,知道学校学生相关事务的管理规定、参与学生活动的方式以及获得奖励的相关要求。使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初步具备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

(1)农村政策法规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本课程既包括农村政策,也包括重要的农村法律法规。在农业领域,政策和法律联系非常密切。要准确认识涉农法律的主要制度,就必须理解相关的政策。同时,由于农业立法的滞后性,农业政策和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理解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关系。(2)时代性。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农业尤其如此。我国现行的重要农村政策和涉农法律均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第一,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立法进程较快,适应农村改革深化的要求,不断有新的农业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第二,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国家不断制定新的政策用以指导农村经济活动。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我国农村改革的进程理解课程内容,同时需要主动学习新的政策和法律。(3)实践性。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是基于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更要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根据学习的农业法律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农业和农村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好把握和理解、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家的涉农法律、法规。

(2)实用管理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科研成果,因此它是一门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他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学科。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3)乡镇行政管理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公共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法治行政、行政方法、公共财政、行政效率、共十六章。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即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

(4)农村社会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乡村社会与乡村居民,乡村初级群体,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社区,乡村生活方式,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乡村社会问题,乡村社会控制,农村社会保障,乡村现代化,共十一章。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乡村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本课程可以为乡村社区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提供超越一般经验常识的理论体系和实验指南。它可以为乡镇企业的决策及管理、乡村城镇化、现代化及乡村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专业知识和咨询服务,为学习其它课程奠定基础。

3.通识课

(1)法律实务

本课程为省开通识课,2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非法律专业普及基础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和运用基本法律理论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课程。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法的概念和本质;法的创制和实施;以及我国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合同法、婚姻法等基本法律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了解、掌握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2)个人理财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3)社交礼仪

本课程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社交礼仪是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的通识课,它是一门特色鲜明、实用性极强的人文修养类课程。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社交礼仪的学习和系统训练,掌握日常各类场合的礼仪知识,树立自我尊重并尊重他人的礼仪意识,提升个人修养,从思想上认识到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加强礼仪道 德修养、弘扬“礼仪之邦”的道德风范,全面提高社交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个人礼仪、会面礼仪、商务礼仪、餐饮礼仪、通联礼仪日常礼仪职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旅游礼仪和民俗礼仪等10个模块内容。

4.专业拓展课

(1)农产品检验技术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开设一学期。

《农产品检验技术》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特色课。本课程为农业及相关行业提供农产品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员能够运用经典的技术方法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测定。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描述农产品检验的基本方法,说出农产品检验的主要指标,并能进一步掌握不同农产品的分类及检验技术,通过实践操作可以独立完成不同农产品的检测操作。

5.综合实践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的培训,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根据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管理专业教学的要求,对学生已学理论知识部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教学,旨在加强学生对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6.专业核心课

(1)电子政务概论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课程,它系统的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应用和法规等内容,勾画出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框架和轮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是来自农村基层的生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基本应用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能够通过网络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宣传当地农产品和服务,并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应用基础的培训。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农业电子商务上午具体应用,如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农产品物流配送等。能够应用安全技术和法律手段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顺利进行。能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2)农业推广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研究农业创新扩散、采纳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重点突出的是它的应用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承担基层农村生产、村务活动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同时,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推广概论、农业推广原理、创新的采用与扩散、农业推广体系、农业推广方式、农业推广项目计划、农业推广沟通、农业推广方法与技能、农民培训、农业推广工作的监测与评价,共十章。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3)土地利用规划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介绍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关的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内容和技术方法等。本课程具体内容:绪论(土地的基本概念、土地资源的特性与功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历史与展望),气候条件与土地利用和保护(热量条件与土地利用和保护、水分条件与土地利用与保护、风与土地利用和保护、地质条件与土地利用和保护、地形与土地利用和保护、土壤性质与土地利用和保护、中国土地的地域分布规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和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几个专题研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农用土地利用规划(耕地利用规划、果园用地规划设计、牧草地利用规划、水产养殖用地规划),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山地丘陵区土地开发规划、风沙地区的土地开发保护规划、湿地开发规划、废弃土地的复垦。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土地资源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土地资源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土地资源特性与土地利用管理和开发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专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种农业生产用地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规划。重点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种农用地规划的原则和各种用地类型对土地条件的要求。

(4)财政与金融(农)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概述、财政收入、税收、国债、财政支出总论、购买性支出、国家预算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财政政策和财政平衡、金融导论、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信托与保险、金融市场、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共十八章。

(5)小城镇建设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对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内容包括有关城镇发展理论、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中国小城镇成长机制、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小城镇发展与中国城市化及附录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共八章。

本课程对于社会实践环节做了明确的要求,例如:组织关于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的讨论,组织关于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讨论,组织到一个小城镇建设较搞的较好的城镇进行参观,邀请专门从事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或研究的专家来做讲座,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小城镇进行实地的调研并完成一个调研报告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小城镇建设在我国明前城镇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意义,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今后参与小城镇的建设实践打下基础。

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是:了解或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城镇发展理论、成长机制、发展模式、规划与管理方法等知识。

7.思想政治课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课程2学分,共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面向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从而自觉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实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努力方向;薪火传承、担当使命;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吹响“集结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战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军队建设;时代先锋、世界脊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党的建设等。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面向专科和本科(高中起点)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本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更加切实的帮助。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简要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等,其详细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中予以重点阐述。

(3)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铸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4)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2学分,共36学时,本课程在校学习期间开课不断线,至少开设四个学期。

本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面向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本课程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要开设好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开设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开设好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重点讲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新进展新局面;开设好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重点讲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贡献。各分部、学院要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安排教学。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四)课程考核方式

本专业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具体请查阅相关课程的考核说明。

六、 毕业规则

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依次是:思想政治课10学分;公共基础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20学分;专业核心课20学分;通识课4学分;综合实践13学分;专业拓展课0学分。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8学分,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73学分,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与专业最低毕业学分存在差额,为5学分,此5学分可通过在本专业规则中选课获得。各模块最低总部考试学分之和为45学分。

七、 专业规则表(单独一个文件)

八、 支持服务能力

1、师资队伍

本专业具备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的电大系统专职教师和相关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等兼职教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发挥电大系统优势,建设课程教学团队,以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课程资源

本专业通过课程学习包(文字教材、 视频教材、 学习指南、考核说明、形

成性考核册)、网络课程、数字教材等多种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可选择、易利用的学习资源,配备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等,满足教

学需求。

3、教学设施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保障,如教室、云教室、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等,与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林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等有较好的合作关系,并能利用其师资力量和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您好!您是第访问本站的人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合作路460     联系电话:0311-66773369